時間:2024-04-22 15:35: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企業信息化評估指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F30 [文獻標識碼] A
Building a Middle Stag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YANG Hu, WU Zhengping
Abstract: Taking the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2011-2020)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divides the assessment into four parts, in terms of region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major projects, supporting system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To build the index system in a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reasonable way and adjus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c method are used to proof the layer and weight of relative index and finally define the layer of each key index. In building an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work together to set up the index evaluation model. The study seeks for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planning of agriculture projects with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tical calculation.
Key words: Xinj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middle stag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一、前言
農業中長期規劃是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內農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對規劃中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分析,適時開展評估,客觀評價規劃總體目標、主要任務、重大項目、各項指標等完成和落實情況,評價規劃實施成效,發現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同時根據區域內外發展環境變化提出進一步改進規劃實施效果的對策建議,對于推動完成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和重大項目,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牧業現代化是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產業及技術裝備農業,引進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理論,采用先進的農業管理制度,不斷替代傳統農業落后的生產力,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最終實現農牧業現代化。農牧業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實現農牧業現代化,以促進農牧民收入,改善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為主要目標,努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現代職業農民培育體系、新型農業支持服務體系,爭取早日實現農牧業現代化。將農牧業現代化發展階段分成了起步階段、初步實現階段、基本實現階段、高級實現階段這四個階段,每一階段根據農牧業發展的相關指標進行評判,最終確定其實現的階段。截至“十二五”期末,新疆農牧業現代化規模僅為起步階段,現代化程度不高,農業發展與中東部發達省區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下一時期的發展中,提出四項基本任務和目標,分別為:區域布局與產業結構、重點工程、支撐體系和規劃實施效果,為實現農牧業現代化指明了發展方向。
二、中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和方法
(一)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1.科學性原則。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規劃中期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首先應遵循科學性原則[1]。一方面構建科學的指標評價體系,使整個評價體系能夠切實反映全區農牧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客觀地體現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的各項影響因素;另一方面應科學地構建指標評價體系,使之能夠充分體現農牧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工作績效。這就要求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應充分借鑒國內外關于農業現代化的評估理論、方法,結合新疆農業部門專家意見和建議,對該規劃的中期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完善,從而符合科學的指標構建原則。
2.系統性原則。中期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的系統性原則要求在指標選取的過程中,要統籌兼顧,首先應具備完整性,整個指標體系應是一個完整的評價系統,做到指標層次明晰,指標內容明確。整個評價系統由不同的元素組成,各元素應相互聯系,具備可比性,使每一項指標都屬于整體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時由各元素組成的指標體系應能反映農牧業現代化進程的工作績效;其次整個指標評價體系應具備層次性,將農牧業現代化分成不同的層次,各層次由不同的指標構成,從而由各因素通過不同層次來反映工作的整體績效和農牧業現代化整體進程。
3.合理性原則。合理性原則要求指標層次體系中無論是中間層還是具體的指標,都應切合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的評估工作,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整個中期評估的績效評判。一方面涉及的層次與指標應科學合理,要考慮到指標數據的可計量性和采集數據時的可得性,盡可能使評價指標和整個層次體系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指標評價體系無論從整體到部分、從總的層次到具體元素應符合評估工作的需要,目的性應該突出,每項指標評價的工作應該明確,避免出現重復。所選指標數量不應過多,給評價工作增加不必要負擔。同時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也不必過少,從而不能客觀反映農牧業現代化建設的工作績效。
4.因地制宜原則。參考國內外對于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項目評估、中期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等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客觀分析其他地區的相關領域成果與績效,本次研究對農牧業現代建設評估的指標體系應符合新疆發展的實際特點,縱觀其他學術成果與工作實踐,在現代農業的建設進程中,往往較為突出“大農業”的概念,即相較于傳統農業而言,現代農業包含的概念廣,所涉及農業領域較為宏觀,其發展往往依靠科技支撐、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產值的增加,進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相較新疆而言,農牧業發展往往緊密相連,相互依存,二者相互促進,因此構建指標評價體系時,應充分考慮新疆實際狀況,將農牧業發展與現代化理念相耦合,從而制定出符合新疆實際的農牧業現代化指標評價體系。
(二)指標體系構建方法
1.德爾菲法。德爾菲(Delphi)法亦稱德爾菲技術,由美國蘭德公司最先發明主要用于企業戰略的預測分析,屬于集體性決策方法。德爾菲法廣泛用于專家對于某一問題的意見或決策建議,建立在專家的多次意見交匯和討論,通過反饋和集體交流,最終形成統一的專家集體看法、建議和決策[2]。
2.AHP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法,是把總的決策和目標進行層次的分解,在總目標下,分成準則和方案等層次,將各層次元素進行歸納和分類,并以此為基礎對總的目標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決策方法[3]。它把研究對象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對決策進行比較判別、分解,形成有機的統計分析,從而形成一個結構清晰,要素齊整的評價系統,多用于指標評價中權重的確定和計量。
層次分析法是把復雜的問題進行分解,將整體的目標分解成若干要素,在歸類之后按重要性,將各要素分解成不同層次,進而有利于比較。在整個要素層次中,按照重要程度進行層次分解,同一層次相互平行,上一層相對下一層較為重要,通過一系列比較和計算,最終測算出各元素權重。
三、指標體系構建
(一)中期評估指標體系
依照新疆農牧業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結合新疆農牧業發展現狀,在咨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和新疆農業大學的相關專家后,確定了新疆農牧業現代化規劃指標體系如下:
新疆農牧業現代化規劃指標體系共分為三層,依次是目標層“新疆農牧業現代化水平”,策略層“區域布局與產業結構”、“重點工程”、“支撐體系”、“規劃實施效果”和指標層的“全區糧食總產量完成值”等21個具體指標。
目標層的確定即本次研究的任務,即做出對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規劃的中期評估,策略層則反映了指標評價體系的中層主要指標,是對目標層的模塊化處理,依據《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規劃綱要》(2011-2020)的部署,選取的四個主要因素較為切合規劃中的四項基本內容,具體的指標層則根據策略層的任務規劃,總結和提煉出21項具體指標,符合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考核指標。同時考慮到指標數據的可得性,本次研究選取的具體指標數據主要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年鑒》(2016)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農業工作的相關機構協助獲取,若干指標數據通過選取南北疆20個行政村作為調查對象,通過面訪與調查問卷的發放獲得一手的數據。
(二)規劃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
根據層次分析法基本理論,本次研究的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規劃中期評估指標體系的目標層權重設置為1。目標層下分策略層4項指標,指標層設21項指標,權重的確定主要結合德爾菲技術與層次分析法,需要說明的是,本次研究在層次分析法中采用和積法的運算方式[4],最終確定了指標層各項指標權重。
策略層四項指標權重利用德爾菲技術法,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口部門與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專家進行討論與交流后,認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區域布局與產業結構、重點工程、支撐體系和規劃實施效果這四類指標所占比例應相等,即各占農業現代化建設的25%。
按照層次分析法的理論要求,指標層指標權重的確定通過各專家打分與交流,最終形成了各項指標的專家打分表,根據各位專家的打分情況,最終計算出了各項指標的具體權重。
四、結論和展望
本次研究從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建設目標出發,對新疆農牧業發展的重要指標進行界定,首先從農牧業現代化建設的體系入手,依照新疆農牧業發展的實際,將2020年作為實現新疆農牧業發展現代化的重要節點,進而逐層、逐個確定發展指標。在指標的選取中,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技術對相關指標的層次和權重反復論證,最終確定每一關鍵指標的層次[5]。
通過對新疆農牧業發展的評價指標進行樣本分析,進而適合新疆本地發展的農牧業發展指標評價體系,對新疆農牧業發展的總體評估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有益參考。本次研究重點放在了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當中,選擇層次分析和專家打分的方式建立指標評價模型,在兩種方法中,層次分析法注重數理理論的算法分析,專家打分則偏重主觀意愿的評價,因此兩種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主觀局限性。
本文將中期評估的評價結果進行了總結,對得分結果的區間進行了劃分,是對指標評價體系的研究和農牧業工作績效考核的一種新的嘗試,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今后農牧業發展的績效評價研究中,評價方式的選擇、評估模型的確定和考核結果的判定中,應盡量選擇假設情況少且涉及主觀評價較少的模式,進而遵循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原則,對發展規劃的評價落腳點應該是中期考核這一宏觀目標,進而為工作實踐的調整和發展提供指導和目標。
[參 考 文 獻]
[1]李曉,林正雨,何鵬,曾鳴,雷波,劉強,陳春燕,古穩.區域現代農業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0(3):953-958
[2]周燦芳,曹陽,余華榮,張祿祥,柯清標,段洪洋,黃紅星.區域農業規劃方法與實踐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07(12):136-139
信息化已成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人類社會正逐漸由工業化社會邁向信息化社會。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發展高科技產業、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就必須推進企業信息化。本文回顧了有關企業信息化研究的文獻,對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律、企業信息化評價及企業信息化風險等內容進行綜述,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探討,以期為該領域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借鑒。
一、國外學者對企業信息化研究綜述
對企業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但至今國內外研究仍處于不斷探索中。國外學者對企業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律研究、企業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業信息化評價研究等幾個方面。
(一) 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諾蘭(Nolan)水平理論。1973年,Nolan水平理論立足于美國企業的調查數據,將企業IT應用劃分為4個水平:引入、傳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組織IT吸收過程的擴展IT水平理論[2]。
(二) 企業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個指標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測度IT成熟度的9個指標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將IT在計劃、控制、組織和協調方面的職能,作為公司運用信息技術成熟情況的衡量指標,建立了含有20個問題的指標體系[5]。
(三) 企業信息化評價的研究
國外學者對企業信息化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統收益來源于5個方面,分別是戰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與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鑒別出信息系統績效的重要影響維[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較了運用IT成功的公司和運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國內學者對企業信息化研究綜述
相對于國外蓬勃發展的企業信息化研究,我國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較晚,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始企業信息化的理論研究。
(一) 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律研究
國內學者借鑒諾蘭階段模型中的階段概念和衡量指標,如馬芝蓓認為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為現代組織管理信息模式的選擇提供更充分的理論依據[9]。郭訊華博士對中國企業網絡時代總體信息化進程進行階段分析。
(二) 企業信息化的評價研究
國內學者對企業信息化的評價研究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構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業信息化評價方法的研究。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在2002年出臺《企業信息化測評指標體系方案》,該套評價指標體系為評估我國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和應用水平提供了一個依據和標準。倪明 等從理論上建立了一個基于部門間資源分配的企業信息化投資決策模型。司林勝 等對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績效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
(三) 企業信息化風險的研究
近些年來,國內企業信息化發展勢頭很猛,應用范圍也逐年拓展和深入。然而,就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本身而言,我們經常會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說企業的應用是失敗的;一種是說他們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總體上是成功的。那么企業信息化的成敗是如何界定的呢?應該如何評估企業信息化的效果呢?
首先,企業信息化成功與否應該包括兩個層次:一個是指上線成功,一個是指應用成功,這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只有成功上線的信息化系統才談得上成功應用。拋開那些頗有爭議的過細的指標體系,可以從一些可控的關鍵指標要素來分析信息化系統上線的成敗。信息化項目的關鍵要素一般只有三個,即時間、成本、質量,可以把這三個要素作為判定信息化項目成敗的標準。即項目有沒有在進度上超出計劃?項目在成本上有沒有超出預算?項目在質量上有沒有滿足需求?系統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計劃?系統的信息處理和運行方式是否合適?項目的整體運行狀態是否適應企業的運營體系?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則基本可以判定項目是失敗的;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是不確定的,則說明項目的建設是不徹底的,也是存在風險的;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全是肯定的,則基本可以判定項目的上線是成功的。
其次,對于企業而言,衡量信息化成功與否的更為重要的一個層次是指應用層次。關于應用的成功與否,其判定標準同樣可以包括很多層次。比如,實現基本的電子化成為一個基本的標準,企業經營指標因信息化的實施大幅提升可能會是更高的標準。如果經過評估,相應的指標達到了預期的標準,則可以視之為成功,如果不能達到設定的標準尺度,就算是失敗。
第三,從評估方法來看,要考察信息化應用成功與否,從最高水準的評估來看,是要采用完整的評估模型與相應的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估,并結合一定的標準,對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效果進行分析。這種做法的優點在于可以進行科學、系統、全面的評估,缺點在于實施起來一般需要動員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時間等資源。
最后,從相對完整的評估來看,在信息化效果評估過程中,一般需要考慮評價指標、指標的參照標準值、指標的權重等幾個方面。從企業信息化的評價指標來看,所涉及的指標一般都包括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定性指標一般包括科學決策、管理改進、人員積極性、客戶忠誠度、渠道忠誠度、信息共享與安全、員工電子學習意識、員工素質等;定量指標一般包括生產周期、庫存周轉、訂單處理速度、供貨周期、采購周期、財務核算周期、資金周轉、研發周期、服務時間、各項成本降低等。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定性的指標能夠量化的,也要盡量將其轉化為定量指標。不同類型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確定適合自身業務特點的評估指標體系。從指標值的參照標準來看,首先主要是要跟企業原有水平做縱向對比,形成目標值,可以通過不斷超越自己來提高信息化應用的水平;其次,要跟同類企業的平均水平做對比,通過比較測度,以衡量自身在信息化應用方面的水平。評估過程中,可以通過單項指標與綜合指標分別來測度企業信息化在總體上的表現。
一、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內涵
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體系主要是指由評價指標體系制訂的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內容,評價原則和評價組織等所組成的整體。
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一般可分為:單一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即對一個具體的企業信息化水平進行評價,如對海爾集團,聯想集團等;行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即對某一行業企業信息化的整體水平進行評價,如對汽車行業,紡織行業等;區域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即對某一個地區的企業信息化水平進行評價,如一個市、一個省或一個國家等。
行業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和區域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是建立在單一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基礎之上的。
二、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意義
企業信息化是企業不斷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應用信息資源的過程。或者更確切地說,企業信息化是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資源開發由局部到全局、由內部到外部、由戰術層次到戰略層次不斷深化的過程,其建設過程應該包括計劃、實施、評估和改進四個環節。
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進行評價,是從企業引進信息技術的目的和戰略出發,考察信息技術應用給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的影響。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1)檢查企業信息化是否達到預期目標。(2)及時發現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3)總結企業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三、企業信息化評價的內容
1.信息設備的裝備情況
企業信息設備的裝備情況,是評價企業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內容。如計算機、多媒體、傳真機和電話等信息設備的裝備,局域網、互聯網的建設情況。
2.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從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統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圍上得到了信息技術的支持;從性能上,涉及技術先進性、可靠性、適用性、易維護性和用戶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的過程中,要遵循動態性原則層次性原則。隨著企業信息化的進展,企業不斷應用新的信息技術,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也要隨之進行調整。而且,評估指標要有重點,分層次,以確保評價的質量。
3.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
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企業信息系統的運行要靠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來支持,否則再先進的信息系統也毫無意義。可見,在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中必須要十分重視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情況的評價。從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角度,可以評價信息系統的利用程度和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在評價中可以從挖潛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數據庫的開發等方面進行評估。
4.信息化人才開發
人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參與者。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入,員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這是進一步推動企業信息化的基礎。這方面,可以從企業信息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數、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和員工參與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來評定。
5.信息化組織和控制
對企業信息化組織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員工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信息化規劃、組織和控制機制,同時,也必然伴隨著有關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標準的制定過程。企業信息化的實施總是依托于某一類型的組織結構,信息技術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儲、使用、修改、積累和傳播,從而為企業的經營活動發生由量到質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評價
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額算法進行評價。
(1)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為企業信息化收益;QC為企業信息化成本。
(2)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差額算法:
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EX1=QE-QC
四、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指標體系
1.企業信息化信息設備裝備指標
(1)信息設備單項裝備率。郵政裝備率,企業用于郵政間接投資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電話裝備率,企業用于電話裝機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傳真機裝備率,企業用于傳真機購置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計算機裝備率,企業用于購置計算機的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多媒體裝備率,企業用于多媒體購置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電子信箱裝備率,企業用于電子信箱投建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網絡裝備率,企業投建網絡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國際互聯網裝備率,企業投建國際互聯網站(點)費用與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的比率。
(2)信息設備綜合裝備率。通過這一重要指標全面反映各種信息設備綜合裝備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設備投資總費用與企業全部設備投資總額之比。
(3)信息設備裝備提高率。這是動態反映信息設備裝備率提高的速度指標。它有信息設備單項裝備提高率和信息設備綜合裝備提高率兩個指標。
2.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指標
(1)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的范圍。如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客戶管理等。
(2)信息系統的性能指標:①信息系統的總體水平:系統的總體結構、地域與網絡的規模、所采用技術的先進性等。②信息系統功能的范圍與層次:功能的多少與難易程度、對應管理層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統的質量指標:系統的可使用性,系統的穩定性,系統的可靠性,系統的適應性,系統的可擴展性,系統的可維護性等。
(3)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統文檔的完備性。
3.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指標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聯網的字節數;②每人圖書、報紙、雜志的總印張數;③人均電話通話次數;④人均傳真次數;⑤購買數據庫的數目;⑥開發數據庫的數目;⑦數據庫信息總量。
4.信息化人才開發指標
包括:①企業信息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②企業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的職稱結構比例;③企業用于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和培訓的經費;④企業用于吸引信息技術人才的專項資金數量;⑤企業用于獎勵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的專項資金數量。
5.企業信息化組織和控制指標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針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標準;③企業CIO體制實施情況;④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情況;⑥企業信息系統維護和運行管理的質量;⑦企業信息化項目管理的質量;⑨企業信息化總體規劃的水平等等。
6.企業信息化經濟效益的指標
(1)直接經濟效益的有關指標:①信息化的投資額:包括信息系統硬件、軟件的購置、安裝,應用系統的開發或購置所投入的資金。②信息系統運行費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費用、系統投資折舊費及硬件日常維護費等。③信息系統運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庫存積壓減少、流動資金周轉加快與占用額減少、銷售利潤增加及人力減少等方面。④投資回收期:投資回收期為通過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資金所需的時間,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統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指標。
(2)間接經濟效益的有關指標:①對組織為適應環境所作的結構、管理制度與管理模式的變革會起巨大的推動作用,這種作用一般無法用其他方法實現。②能顯著地改善企業形象,對外可提高客戶對企業的信任程度,對內可提高全體員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員獲得許多新知識、新技術與新方法,進而提高他們的技能素質,拓寬思路,進入學習與掌握新知識的良性循環。④系統信息的共享與交互使部門之間、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更緊密,這可加強他們的協作精神,提高企業的凝聚力。⑤對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規范、定額與標準、計量與代碼等的基礎管理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條件。⑥應用系統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決策的自信心和準確度。
五、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方法
1.企業信息化指數的測算方法
綜合評價分析法的基本評價模型,通常多采用簡單線性加權法:
式中,Pi為第i個評價指標無綱化處理后的值;W i為Pi的權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 Index)為企業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值。
2.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提高率
它是動態反映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標。一般有兩種方法:
(1)環比法。即本年度企業信息化指數與上年企業信息化指數之差,及與上年企業信息化綜合指數的比率。
式中:叫為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提高率;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
(2)基比法。①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總提高率:
式中:為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總提高率;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為基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②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年均提高率:
式中:為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的總提高率;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平均提高率;為基年企業信息化水平指數;N為l,2,3,…,N一l,N。
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組織
組織也是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結果,因此,在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組織的工作。
信息化發展水平是新經濟時代企業價值能力的一種體現,是衡量港航企業現代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當前,港航企業信息化向著智能化、集約化、突出協同應用和綜合服務的趨勢發展,并趨向于進一步的大規模應用。信息化水映的是一個綜合體系,把人、組織、技術、應用及企業戰略整體納入考慮范圍。綜合評估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考察其對組織業務運作和管理的支持程度、對組織落實發展戰略的支撐水平、信息化建設成效,切實反映信息化對組織的業務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并客觀反映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對促進港航企業更好地轉型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 信息化評估基本思路
圍廣、技術要求高、考慮因素多,不僅要評價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水平和先進程度,還需綜合考慮被評估對象的業務體系、組織模式和管理特點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信息化評估體系。
具體評估時,可以根據評估目的和對象的不同選取不同的評估方法,一般需按照以下思路(見圖1)進行:(1)明確信息化評估的目的和要求;(2)根據企業業務戰略對信息化進行正確定位和認識;(3)評估貫穿于整個生命周期,而不僅是事后評估;(4)根據不同的評估需求盡量選用成熟的參考框架;(5)分析信息化水平影響環境因素,充分考慮不同組織和條件下的差異性;(6)選擇合適的評估技術方法,并適應信息化技術的要求,注重定量與定性評估的有機結合;(7)將評估與監管相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注重動態監控和管理,然后以合適的形式展現評估結論。
2 評估指標體系設計
2.1 設計原則
評估指標是評估模型的骨架。科學建立評估指標體系是決定評估工作成敗的關鍵。指標體系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務實性原則,強調與被評估對象業務特點和規律緊密結合;二是整體性原則,合理構造層次結構和指標數量,全面反映信息化建設各個方面;三是簡明性原則,盡量選與目標關聯最緊密的重要指標,與現有數據銜接,數量精煉、定義明確,便于采集;四是獨立性原則,便于專家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2.2 指標體系構成
建立評估指標體系是信息化評估的首要工作,也是研究的難點和重點。結合港航企業業務特點和信息化應用情況,將評估指標體系分為5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和35個三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為:業務支持、技術架構、管理與運營、應用績效、可持續發展等5類。每類指標,根據評估要求再逐層細化建立二級指標(見圖2)。
(1)業務支持。主要考察信息化是否能有效支持企業業務戰略的發展,關鍵是從應用覆蓋面、覆蓋深度與廣度、業務協同等方面,測度是否能滿足業務應用和經營管理工作需求。
(2)技術架構。重點考察企業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狀況,包括網絡通信、基礎設施、應用系統、信息資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術應用(滲透和擴散)等方面的先進性與實用性,關鍵在于測度技術架構與業務體系的技術支撐能力。
(3)管理與運營。考察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戰略管理、組織、流程制度、運維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況。
(4)應用績效。考察企業信息化的價值,衡量信息化組織貢獻與影響,包括運行效率、管理效能、社會效益、節省費用、組織成長和知識創新等方面提升的響應能力情況。
(5)可持續發展。考察企業信息化保持平穩、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包括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和管理基礎、資金投入水平、人才隊伍保障和制度規范程度等方面內容。
3 信息化評估流程
(1)建立指標體系。在指標體系建立方面,采用“層次清晰、綜合評估”指標體系設計理念,充分反映被評估對象的業務與管理特點,遵循系統全面、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建立分層、分級的指標體系。
(2)選擇評估模型。根據評估對象與評估目的的不同,在適應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組織信息化能力評估的基準,明確評估指標與基準的對應關系,選擇科學、合理的評估模型。
(3)確定指標權重。指標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本層指標中的相對重要程度。具體評估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評估目的和要求,分析指標的內涵與屬性特征,選取主觀或客觀的賦權法,以確定指標權重。
(4)評估數據處理。評估數據是評估結果產生的源泉,有了評估數據才使得評估變得有意義。數據分為定量數據和定性數據兩種,在應用評估模型C時通常要對數據進行一定的處理。其中,定性數據的處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調查問卷法,如采用隸屬度賦值方法,將定性指標分成幾個檔次,制定評分依據。定量數據的處理則按照指標的釋義和組織的具體情況進行收集,然后進行無量綱處理,將定量指標原值轉化為評估值。
(5)結果綜合分析。對企業信息化能力進行定量分析,是準確評價信息化水平的關鍵。在評估中,體現技術效益和有形經濟效益的指標,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體現社會效益和無形經濟效益的指標,由于較難被量化,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進行考核。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實現客觀、科學的評估。
4 應用與分析
模型”,將信息化能力分為啟蒙級、基本級、適應級、規范級、戰略級等5個評分等級。每項指標按評分區間從低到高依次為1~5分,如1分表示“啟蒙級”,5分表示“戰略級”等。每個評分等級都有相應的評價尺度和標準。
以企業信息化總體建設成效為依據,立足于企業發展戰略的信息化支撐與服務,通過實地調研與專家打分相結合的模式,從業務支持、技術架構、管理與運營、應用績效、可持續發展等5個方面對其信息化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估,并采用直觀、簡明的雷達射線圖進行展現(如圖3)。
評估結果表明,該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總體水平達到規范級,未來在管理與運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尚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以更好地適應港口轉型發展的需要。
5 結 語
信息化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港航企業現代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不同的測評方法會產生不同的評價結果。要從被評估對象的業務體系分析入手,充分理解組織業務模式和管理特點,結合好評估的目的與要求,在評估綜合分析中盡量采用簡單、明了的形式直觀反映綜合評估結果。科學、客觀地評估港航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有助于港航企業梳理和認識自身信息化建設成效與差距,尤其在多個同類企業的比較分析中能相互借鑒與促進發展。然后,在此研究基礎上選擇同類型港航企業進行評估比較分析,給出綜合性的評估結論,以促進信息化工作更有力地支撐和融入企業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17-0055-05
一、引言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1月頒布的《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試行)中明確規定兩化融合的目標是推動企業圍繞數據、技術、業務流程的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不斷打造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隨著企業信息化過程的推進,信息化的績效愈來愈受人關注,希望通過一定的方法評估其績效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然而由于信息化績效具有長期性、無形性、間接性的特點,在短期內給企業經營帶來的效果很難顯現并且很難全面衡量,因此,在理論界尚未形成評價信息化績效的統一標準。本文圍繞上述目標,應用價值鏈理論構建企業的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力求在評價企業信息化績效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價值鏈理論是由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他認為企業是由資源和能力組成的,具體而又相互分離的價值活動是企業競爭優勢產生的源泉,這些具體的價值活動包括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基本活動分為內部后勤、生產運作、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和外部后勤,輔助活動分為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開發、采購,這些活動相互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共同促進企業價值的產生。企業實施信息化的目標是希望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使得管理和流程運行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以使企業的內外部資源得到合理的優化配置,實現信息的資源共享,以支持設計、生產、管理集成一體化的企業運作。因此,將價值鏈理論應用到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當中,不僅可以評價企業實施信息化以后內部業務的協同能力、各種內部資源的共享能力和使用效率,還可以評價企業與外部的協作效率,使企業認識到自己的競爭優勢,發現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到提升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正確途徑。
二、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體系研究現狀
有關企業信息化績效的評價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張晶、黃京華根據資源理論,將企業的資源劃分為IT基礎設施、IT人力資源、IT關系能力和IT戰略能力,提出了IT價值綜合模型;張軍玲(2013)結合平衡計分卡和績效棱柱思想構建了包括財務、客戶、內部過程、發展潛力、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再利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對信息化實施情況進行評價;陳憲宇(2010)以平衡計分卡為原則構建了企業的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網絡層次分析和模糊評價法對企業實施信息化后的績效進行綜合評價;程翠鳳(2010)根據平衡計分卡的思想構建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了評價指標權重;王玉紅(2014)以平衡計分卡理論為基礎,從信息化戰略、信息化客戶、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發展四個角度來構建信息化指標模型;游南海(2005)依據價值鏈理論,從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物流、研究與開發、生產、市場營銷、售后服務七個方面構建了制造企業的信息化績效評價體系;胥洪娥等(2013)以企業信息化能力和價值鏈理論為基礎,構建了包括基礎建設、人力資源、戰略、應用狀況、安全、效益指數等在內的信息化績效基本指標;劉榮坤(2011)從信息化投入和產出的角度建立企業信息化的績效評價指標,并結合實例驗證評價模型的有效性。
綜上,目前的研究多基于資源理論角度、平衡計分卡角度和價值鏈角度來評價企業信息化績效。但是,這些角度都有自身的缺點,資源理論注重資源的投入和產出而忽略了過程指標;平衡計分卡包含了過程指標,卻不能反映需改進的生產運營環節;以價值鏈角度評價企業信息化績效可以彌補以上兩種方法的缺陷,但已有研究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大多注重企業信息建設水平,而不是信息化的實際績效,也沒有系統地根據波特價值鏈理論從價值鏈上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的角度來研究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因此本文基于價值鏈上九種活動來構建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三、基于價值鏈的信息化績效產生機理分析
(一)企業信息化績效的內涵和特征
企業信息化績效是指企業在應用信息資源過程中表現出的各種效益。實行信息化可以優化企業價值鏈上的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的流程,降低成本;優化企業的管理活動,提升管理水平;企業各種能力的提升也會形成協同效應,改進企業的績效。信息化績效與一般績效相比有顯著的特點:
1.間接性。信息化為企業價值鏈搭建基礎平臺,通過對企業的基本活動和輔活動的支持和改造而增加企業價值。
2.長期性。信息化在企業內的價值增值轉化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企業實施信息化之后,它的績效在短時期內很難發揮出來。
3.廣泛性和無形性。信息化在企業中影響很大,涉及到價值鏈的各個方面,同時它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多是無形的,例如管理能力的提升、競爭力的增強等,因此不能僅僅用財務指標對其進行評價。
(二)信息化績效產生機理分析
首先,企業投資于信息基礎設施,使企業內部注入信息化要素,之后再經過企業信息部門的加工處理后,形成不同的信息系統,轉化為企業的信息化資產,完成信息化的第一次增值;其次,這些企業信息化資產作用于企業價值鏈上的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對這些活動進行合理優化并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實現信息化的第二次增值;最后,信息化要素轉化為生產力要素,通過價值鏈的分解、重構、整合和集成,優化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生產率,增強競爭力,實現價值增加。參照丁新超(2008)的觀點,結合一般企業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鏈上的九種活動,本文提出企業信息化績效產生的過程,如圖1所示。
信息化會影響企業價值鏈中的九種活動,同時這些價值活動也在創造和使用信息,信息化對企業價值鏈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1.提高價值鏈的效率,增強價值鏈的適應性
信息化使價值活動各環節的資源能夠被充分利用,實現資源的節約,從而降低成本,使企業以低成本提供更高的價值。同時,信息技術使企業的信息渠道更加順暢,能夠對客戶需求、市場信息、宏觀環境等外部因素作出及時的應對,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
2.延伸企業的價值鏈
信息技術的實施使企業內部價值鏈各活動之間以及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聯系得到加強,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也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建立協同合作的伙伴關系,使企業內部價值鏈向其上、下游企業延伸,形成產業價值鏈。
3.優化價值鏈上的各項價值活動
企業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價值鏈的各環節中,使信息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各環節效率,從而達到優化的目的。對各具體價值活動優化如表1所示。
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根據信息化對企業價值鏈的影響分析,應用價值鏈理論,以價值鏈上九種活動為基礎,同時考慮企業價值鏈與企業外部之間的聯系以及各具體指標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作用,構建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總的來說,依據價值鏈的思想,以價值鏈上九種活動為框架進行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能夠較完整地從不同角度分析企業信息化績效,這也是價值鏈理論的優越性所決定的。這一評價體系既衡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注重評價信息化對企業產生多少實實在在的價值。
五、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在建立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之后,為了使評價更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還必須對各評價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即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由于評價指標中既有定量評價指標也有定性評價指標,而層次分析法對于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評價較為適合,因此本文對專家進行調查問卷,結合層次分析法確定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
(一)指標權重的計算
首先,把企業的信息化績效評價體系劃分成三層,包括目標層(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準則層(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開發和采購);指標層(具體評價指標)。根據專家打分結果,采用9級標度法對判斷矩陣進行賦值,得到以下兩個矩陣。
準則層對于目標層的判斷矩陣A:
A=■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判斷矩陣B: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在此基礎上利用yaahp軟件計算各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權重,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二)一致性檢驗
利用yaahp軟件檢驗一致性,得到準則層一致性指標C.R.=0.0093,指標層的一致性指標C.R.分別為0、0.0039、0.0088、0.0088、0、0.0817、0.0176、0、0.0176,均符合一致性檢驗的要求。
結 論
本文基于價值鏈的思想,從信息化對企業價值鏈影響機理的角度構建了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企業價值增值和信息化結合在一起。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標的權重,從權重分析可知自動控制柔性程度、產品成本降低率、準時交貨率、客戶滿意度和內部信息共享能力是影響企業信息化績效的重要指標,權重都超過了0.05,因此企業想要提高信息化績效,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努力。目前,信息化績效的評價理論與方法在學術界尚未形成普遍認可的成熟體系,在實踐中的成果也很少見,因此本文也只是一種研究嘗試,提出的指標體系在理論上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在具體應用時可根據企業所在行業、所處具體情況的不同而對指標體系的內容進行分解提煉,對指標的權重進行適當的修改。
【參考文獻】
[1]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試行)[S].2014.
[2] Tom McGuffog.The Obligation to keep Value Chain Management Simple and Standard[J].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7,2(4):124-133.
[3] 楊定泉.信息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J].會計之友,2011(6):45-47.
[4] 張晶,黃京華,高皓.基于資源觀的企業IT價值綜合模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2):130-136.
[5] 張軍玲.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J].科技與經濟,2013(3):86-88.
[6] 陳憲宇.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與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6):90-92.
[7] 程翠鳳.基于BSC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0(7):23-26.
[8] 王玉紅,趙斌.信息化績效評估模型構建與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4(10):43-46.
[9] 游南海.基于價值鏈模型的制造業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1企業信息化測度研究現狀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來,國內諸多學者對企業信息化測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豐富的成果。
1. 1. 1劉鳳勤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測度方法。吉林大學劉鳳勤于2001年2月在《情報學報》《機械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測度方法》提出包括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的“企業信息化綜合力度法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中3個一級指標是:信息化信息裝備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發展潛在力。該指標體系對企業信息化測評研究具有獨到新穎的見解。
但是,指標體系中一些指標并不貼切,如:指標體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數”,在電話、電子郵件十分發達的今天,函件已經不是人們溝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該指標值已經不能反映企業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種程度上說,指標數據的下降反而可以說明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標“信息技術經濟效益值”的計算采用企業信息技術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進行計算,雖然可以說這是一種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學的,因為,企業信息化的經濟效益具有滯后性,而且,企業的“產出”或“利潤”的增加,也不能都歸功于企業信息化,所以,以此來衡量企業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適的。
1.1.2梁濱的企業信息化基礎理論與評價方法。中國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濱1999年5月的博士論文《企業信息化的基礎理論與測評方法》可能是我國最早的企業信息化測評指標體系研究成果。論文從人本管理的思想出發,認為企業信息化包括以下5個方面:生產過程信息化;流通過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體現人本理念);組織結構信息化;生產要素信息化。根據這5個方面,梁濱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個二級指標的企業信息化測評指標體系,對各具體指標給出了具體的計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業信息化水平與企業經營相關度”測算企業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較大的開創性。
但是,該指標體系中并沒有完全體現他在理論分析時所提出的5個方面,沒有設置反映企業管理信息化、組織結構信息化、生產要素信息化的具體指標。另外,整個指標體系的指標測算絕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經費為基點進行測算的,這樣指標體系的計算結果就是經費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實際上,經費的投人多少,只能說明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而且過多的經費投人,可能導致過度信息化,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改變企業領導對企業信息化的態度。因此,這一套指標體系的運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 1.3唐志容的企業信息化水平測評指標體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學與科學管理》雜志上《企業信息化指標測評指標體系研究》,提出了一個包含5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的企業信息化測評指標體系。指標體系中的5個一級指標是:信息技術投人及設施水平;生產過程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營銷信息化水平;人員素質。
這一套指標體系明確的將管理信息化、人員素質作為2個獨立的一級指標提出來,說明作者意識到管理信息化、人員素質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但是,該指標體系中用“生產過程自動化”作為一級指標衡量企業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適,因為,“生產過程自動化”不能等同于“生產信息化”;在一級指標“管理信息化”中,雖然提出了4個非常精彩的二級指標,但是對信息化對管理變革中的組織機構變動、流程再造等并沒有作出反映。
1. 1.4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的企業信息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川。2000年國家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測評中心推出“企業信息化基本測度指標試行方案”,該指標體系包括6個一級指標: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狀況;人力資源;安全;效益指數。這一套指標體系剔除了企業特點和行業特征,是一種通用型的指標體系,使得不同行業能夠在除去行業特征的情況下測評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標能夠很好地推行、應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國企業信息化測度的發展。
1. 1. 5唐小我等人的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研究。2001年6月侯倫、唐小我等人在《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發表文章《企業信息化及其指標體系探討》,文中提出一個包含3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56個三級指標的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指標體系中的3個一級指標是:信息化組織建設評價指標;信息化基礎設施評價指標;應用信息系統評價指標。
但是,該指標體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級指標中沒有考慮到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我們知道,無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設施多么好,沒有與之匹配的信息資源,信息化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這就像無論公路修得多么好、車速多么快,但是沒有貨運就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一樣。其次,指標體系中定量與定性指標顯失平衡,定性指標太多,定量指標太少。第三,指標體系沒有給出具體的指標測算方法,使得這套指標得應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對企業信息化述評測度理論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贅述。
1.2綜合評述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信息化測度理論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為推動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作者認為,現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處:
1.2.1操作性不強。通過文獻查證,我國眾多企業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紹性的文章,雖然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對企業信息化測度指標體系的研究較少,要么測度不全面,要么指標體系過于龐大,指標無法準確測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數文章在研究時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較少,這種從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說服力和科學性。企業信息化研究應該盡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從具體指標的定量研究到企業信息化定性結論,增強研究的科學性和說服力。當然,指標體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難進行定量的指標,如,“信息化效益”指標在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對持續建設企業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該指標量化的難度較大,這也給我們繼續進行研究留下一些課題。
1.1.3研究角度單一。在現有的文獻中,對企業信息化測度研究基本上都是從企業信息化靜態現狀著眼,強調、側重企業信息化的現有數量、規模,研究角度十分單一,所以無論怎樣顧此輕彼、顧彼輕此的指標體系研究都不能改變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業信息化測度研究,應該從信息化發展水平、信息化發展質量、信息化發展能力多個角度著手,進行立體的研究。
1.1.4指標測算缺乏科學性。在現有的成果中,多數學者對信息化指標測算都使用“投人法”或“產出法”。如果測算方法太側重“投人法”,其結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這將違背“適度信息化”原則;如果測算方法太側重“產出法”或“利潤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測算方法缺乏科學性。
2企業信息化水平測度的新方法
2. 1三維立體測度理論與方法
我國一些企業在早期信息化發展階段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較好,但是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于是在新的一輪競爭中逐漸落伍,最后與企業期初信息化目標相差甚遠;一些企業信息化高標準、高投人,最后企業負債累累、舉步為艱。導致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現有的企業信息化測度理論與方法不能對企業信息化建設進行科學的指導,不能確保正確樹立“適度信息化”的企業信息化理念,于是我們在充分考慮到企業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企業信息化測度從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發展能力3個角度立體測度,以改變現有企業信息化測度理論與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業信息化測度理論與方法:
三維立體測度理論—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測度(數量與規模)、企業信息化發展質量測度(效益和穩定性)、企業信息化發展能力測度(可持續能力)。
通過研究確定,企業信息化內容都具有“信息化組織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信息系統”四大屬性要素,因此,建立以這4個要素為二級指標的企業信息化發展指數與質量指數,建立以“信息化系統”和“信息化環境”為二級指標的企業信息化能力指數,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企業信息化綜合指數。
發展水平:主要指企業信息化發展狀況即信息化要素的數量和規模,建立企業信息化發展指數(EIDI)。
發展質量:主要測重信息化系統結構和經濟效益,建立企業信息化質量指數(EIQI)。
發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統中的可持續建設能力,建立企業信息化能力指數(EICI )。
企業信息化測度方法:以投人法為主,兼顧信息化效益和發展潛力。
2. 2企業信息化測度的綜合指數模型
建立企業信息化綜合指數(EISI):
α,β,γ分別為企業信息發展指數、質量指數和能力指數指標權重。
其中:
EiDi為企業信息化發展指數,反映信息化發展現狀水平。
Di為企業信息化發展指數二級指標權重;dy為三級指標權重;f( Aij)為企業信息化發展指數具體指標。
EiQi為企業信息化質量指數,反映信息化的效益體現程度,包括穩定性和持續性。
Qi為企業信息化質量指數二級指標權重;qij;為三級指標權重;f(Bij)為企業信息化質量指數具體指標。
EiCi為企業信息化能力指數,反映企業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Ci為企業信息化能力指數二級指標權重;cij為三級指標權重;f( Cij)為企業信息化能力指數具體指標。
2. 3指標的處理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當前制造型企業面對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的嚴峻態勢,正在逐步實現從工業化進程向信息化進程的轉變。十以來我國重點目標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實現從制造業向創新轉型升級,信息技術將會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國務院公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了“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的行動綱領,為中國向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指明了方向。
基于上述背景,近年來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建設水平和推廣力度均有了大幅提升。然而,作為企業追逐利潤為首要目標,其信息化項目建設的巨額投入,能否帶來利潤最大化,本文將從制造型企業競爭呈現的新特點入手,闡述了信息化在制造型企業競爭中的作用,并結合對信息成本分析和信息效益分析,系統分析論證制造型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1 制造型企業現狀
在當前社會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的今天,制造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人們不斷追求更加優質的物質生活,對產品質量、差異化和個性化等方面的因素有了更多的訴求,產品需求市場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圖1所示。
產品種類隨著市場需求逐漸增多,為滿足用戶日趨個性化的產品需求,市場對企業批量處理任意大小訂單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趨勢的導引下,制造業企業的競爭要素也發生了變遷,知識創新已成為取得競爭優勢的新方向,其對企業競爭能力提升作用明顯,主要體現在以方面。
1.1 企業的R&D能力
當前消費者追求個性、新穎、與眾不同的趨勢越來越高,對制造業研發多樣化產品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更新換代速度明顯加快。如圖2所示。
1.2 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
企業的知識創新實質上就是企業接受、篩選市場信息,并將有效的市場信息作用于產品更新的過程。可見,現在企業間的競爭已不僅是生產技術能力的競爭,還包括信息獲取能力的競爭。但擁有信息并不是最終目的,信息的使用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這對企業信息化運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當供應鏈管理理論提出后,傳統的物流供應鏈模型(如圖3)發生了改變。在新的供應鏈管理環境的物流系統模型(如圖4)中,制造商們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信息環境。信息流量大大增加,由此導致了信息的指數增長和信息的充分共享性,也同時提出了現代企業的信息經濟性。
2 制造業信息化應用給企業帶來的收益
2.1 信息技術帶來的直接效益
文中所指的直接效益是指可以直接從財務數據上體現出來的經濟效益。其中包括:
(1)信息的加速效益
企業由于產品價值提前完成而取得的經濟效益。一是實施企業信息化改造將加快信息流通速度,企業獲取信息時間差縮短,企業與企業及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拉近,導致企業庫存、資金占用量減少,資金周轉速度加快。二是由于實施企業信息將收集產品的信息到產品形成送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整個時間段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加快了經營運作的速度,贏得市場先機。
(2)信息使用規模的經濟性
信息使用的個體越多,信息的成本就越低,即信息的規模經濟效益。這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顯而易見。例如:在企業廣告的過程中,企業的廣告費用是固定的,而廣告信息帶來的經濟效益取決于廣告接收者的數量,越廣為人知,就越有利于N售,廣告的單位成本也就越低,由此產生了信息的規模效益。
(3)企業信息化網絡互聯帶來的經濟性
企業內部網絡互聯促使管理協調有序,中間管理層減少。由于生產網絡與銷售網絡互聯又為生產部門接觸客戶市場帶來便捷。在企業信息網路互聯一方面擴大了原有生產、銷售市場的范圍,給企業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的機會空間,另一方面它產生了多樣化的交易方式,簡化了企業之間的交易程序,降低了交易成本。
2.2 間接經濟效益
間接經濟效益代表了信息化項目實施之后除直接效益之外的連帶效益,體現為企業整體競爭能力的增強。具體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企業管理決策能力的提高、技術運用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生產經營能力的提高、員工素質的提高。
為了更直接的評價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效果,綜合上述信息化帶來的各項經濟效益,建立了如下反映企業信息化項目綜合效益的指標體系(見圖5)。
3 企業信息化成本分析
信息的獲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信息化成本是企業為了獲得信息效益所必須付出的投入。
3.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事先可以預算,事中可以控制并且在企業信息化實施中產生的成本費用。它包括從初始投入、建設過程、到后期維護階段中企業能夠直接計算的顯性成本,可以通過會計帳目反映出來。
3.2 間接成本
間接成本是指由直接成本派生出來的那部分成本,或配套于直接成本而發生的成本,是不能直接通過會計賬目體現出來的隱形成本。它包括:
(1)轉移成本 也可稱為鎖定成本。鎖定是一種變相壟斷,即對原有系統的依賴,這有利于企業積累信息系統化經驗,但阻礙了新的更有效的信息技術的引進,某種意義上是對新的高效率信息系統的自動放棄。這增加了發生額外成本的幾率,構成企業的間接成本。
(2)彌補信息流動性陷阱的成本 隨著企業更多的信息流通渠道開通,信息的供給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大量供給衍生成信息泛濫,企業的信息需求面對的是大量泛濫的,不適用或無法使用的信息;導致企業所需求的信息不能完全得到。企業為了彌補這種流動性陷阱而對信息的加工整理產生的成本。
(3)機會成本 是指將一種具有多用途的有限資源置于特定用途時所放棄的收益.企業在制定信息化實施戰略時,不僅要分析實施信息化可能帶來的長期利益,而且應考察其他投資機會能產生更大的回報,即機會成本問題。
(4)先動成本 由于企業信息化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早期實施新技術和新理念的企業可能不會獲得更多的收益,還要多承擔不確定性風險。反之,由于先前的企業已經替后來者付過了“學費”,后來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使用更成熟的技術、理念,規避大量風險。
(5)調整成本 不同的計算機生產廠商,不同的信息技術供應商大都使用是用于自己的規范與標準來描述各自產品的特色,這使作為買方的企業在更新系統時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因采用新標準、統一標準而帶來的巨大的調整性成本6。
(6)信息技術的無形成本 與一般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同,信息化設施的更新換代頻率很高。在技術創新的作用下,芯片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開始由18個月縮短至12個月,甚至10個月。這樣,由于出現新的更為有效的信息技術設備,使原有的信息技術的繼續使用變得不經濟,不得不提前報廢,這就是我們說的信息技術設備的無形損耗所帶來的無形成本。
4 信息化的效益計算
信息化項目帶來的效益可以由上述信息收益扣除信息成本計算。筆者選擇易量化,有針對性的指標,建立了一個新的經濟效益分析模型來對企業的信息化項目的效益進行計算與評估,并將這種方法稱之為標桿法。
使用該方法,首先應該確定一個標桿企業。標桿企業的選擇應遵循一定的標準。它應該在生產規模、產品形態及市場運營等方面是與被評估企業較為接近。然后,選取充足數據證實信息系統應用整體經濟效益的指標,選取信息化實施前和后的某段時期內,比對企業的企業指標變化情況,從而評估實施效果。這里采用息前資金利稅率作為評估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指標。資金利稅率(%)=報告期累計實現利稅總額÷(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00%。為了增加評估的科學性,假定被評估企業和標桿企業信息化實施周期、軟件、硬件條件相同。
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一元回歸模型。取信息化項目實施前后反映被評估企業與標桿企業的息前資金利稅率樣本數據:
信息化項目實施前數據組:X1,X2,…Xi,Xn
Y1,Y2,…Yi,Yn
信息化項目實施后數據組:X’1,X’2,…X’i,X’n
Y’1,Y’2,…Y’i,Y’n
其中,i表示計算期內的某一時間點。
則根據兩組數據可以建立如下一元回歸模型:
y=a+bx (1)
式中:y為因變量(被評估企業息前資金利稅率);x為自變量(標桿企業息前資金利稅率);a,b為回歸系數。
然后,由已知樣本數據根據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回歸系數。計算公式為:
式中:n為樣本數據點數目(最好不少于20);Xi,Yi 為樣本數據
應注意,樣本數據應該經過分析篩選,去掉不可靠和明顯不正常的數據點。
為了評估預測結果的可信度,可以計算標桿企業與信息化項目實施企業指標間的相關系數r,進行相關性檢驗。
0≤│r│≤1, │r│越接近1,說明x與y的相關性越大,預測結果的可信度越高。
過以上步驟,可以分別得出被評估企業信息化項目實施前后的回歸方程:
y1=a1x+b1 (5)
y2=a2x+b2 (6)
假定被評估企業不實施信息化項目,其評估指標與標桿企業將保持(5)式的關系不變,實施信息化項目之后的一段時間內,被評估企業的評估指標也將與標桿企業保持(6)式的關系。則(6)式與(5)式相減便可得到被評估企業在信息化項目實施前后的差額息前資金利稅率。可由下式表示:
Δy = y2 - y1=(a2- a1)x+(b2- b1) (7)
剔除銷售稅金(包括增值稅、城鄉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后,信息化項目實施所帶來的息前資金利稅率增量為:
式中:ε為差額息前資金利稅率;r為銷售稅金與產品銷售收入之比;S為產品銷售收入利稅率;K為企業資金總額;( )r為信息化項目實施導致的利稅總額增量中包含的銷售稅金。
根據各階段資金利潤率增量的變化情況,結合信息化項目實施后一段時間內企業的實際投資數據,可以預測出信息化項目實施有效期內各年的現金流量,從而構造出用于信息化項目投資的內部收益率(IRR)。并將內部收益率(IRR)與基準折現率(i0)比較。
當IRR≥i0時,該信息化項目在經濟效果上可以接受;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在信息化的全面評價指標體系方面,國外進行了一些分散、獨立的研究主要側重于軟件質量的測量,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獲取利潤,減少和避免投資風險上,而他們對信息化評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與作用的關注和研究的較少。國內評價方法和體系都是處在戰略管理的層面,是對社會信息化的宏觀評測。對大型煤炭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評測體系如何與管理職能、方法聯系,如何全面掌控企業的信息化狀況和績效,如何指導企業深入應用信息化,如何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2 大型煤炭企業信息化考評體系構建理論依據
2.1 考評體系的設計原則
考評體系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統一性、整體性。考評體系應作為一個整體全面地反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各個方面。
(2)可操作性。所選取的指標應該盡量與企業現有數據銜接,新指標應定義明確,便于數據采集。
(3)引導性。通過考評體系設定,能指導企業信息化發展路徑和前進方向。
(4)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原則。企業信息化環境與效益的定量評價非常困難,一次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是客觀評價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原則。
(5)穩定性。考評體系將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局部可根據具體情況作一定調整,從而使該體系真正對企業起到指導作用。
(6)簡明性。評價指標應簡明,交叉少,覆蓋面大,指標設置應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指標之間的邏輯關聯要強。
(7)可延續性。所設計的體系不僅可在時間上延續,而且可以在內容上拓展。
(8)靈活性。評估專家根據可能發生變化的實際情況,可對指標靈活運用。
2.2 考評指標的權重方法
2.2.1 指標權重理論基礎
具體權重根據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結合政策導向確定。
(1)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依據系統的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團隊成員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只能與調查人員發生關系,以反覆的填寫問卷,以集結問卷填寫人的共識及搜集各方意見,可用來構造團隊溝通流程,應對復雜任務難題的管理技術。
(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層次分析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的決策方法。尤其適合于對決策結果難于直接準確計量的場合。
2.2.2 權重指標分配
考評體系設計四級指標,一級和二級指標為各企業指標體系的共性指標,三級和四級指標為企業的特性指標,也是量化考評打分指標,即數據采集項。其中四級指標是企業重要應用系統的特性考評指標。
企業信息化考評指標總分計算方法:
I=Σ(Pi*Wi)
I表示指標體系的總得分;Pi表示第i個指標的得分,各指標得滿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個指標的權重,所有指標權重的和為100%。
3 大型煤炭企業信息化考評體系構建
3.1 考評體系總體設計
考評體系設計四級五細則,包含4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 86個三級指標,5個應用系統考評細則,包括財務系統、資金系統、醫保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和人事培訓系統。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為共性指標,三級和四級指標為數據采集項。一級指標包括:信息化保障環境、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化應用水平。
3.2 考評體系指標內容
3.2.1 信息化保障環境
信息化保障環境占考評權重的10%,總分100分,反映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條件和支撐環境。包括4個二級指標:組織領導工作機制(40分,占總權重4%)、信息化規劃及投入(20分,占總權重2%)、信息化工作執行力(30分,占總權重3%)、信息化教育培訓(10分,占總權重1%),和9個三級指標。
3.2.2 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制度占考評權重的15%,總分100分,反映企業信息化制度、日常業務管理、人員素質等方面的情況,包括5個二級指標:規章制度(20分,占總權重3%)、技術資料(20分,占總權重3%)、工作記錄(20分,占總權重3%)、網管資料(20分,占總權重3%)、業務人員(20分,占總權重3%),31個三級指標。
3.2.3 信息化基礎設施
信息化基礎設施占考評權重25%,總分100分,反映企業信息化在硬件設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情況,包括4個二級指標:機房系統(25分,占總權重6.25%)、網絡系統(25分,占總權重6.25%)、服務器(25分,占總權重6.25%)、信息系統安全(25分,占總權重6.25%),33個三級指標。
3.2.4 信息化應用水平
信息化應用水平占考評全總50%,總分100分。反映企業在信息化應用、系統集成方面的水平,考評體系以應用為本,因此信息化應用水平在四大考評指標中占比重最大。包括3個二級指標:企業通用系統(60分,占總權重30%)、專用系統(30,占總權重15%)、系統集成水平(10分,占總權重5%)。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設置三級指標。另外,企業可根據應用系統的戰略性、重要性設置某一應用系統專用的詳細考評指標,即四級指標。本考評系統以煤炭行業為例,列出了13個三級指標,5個四級指標。
3.3 考評體系運轉保障
面對信息化建設日趨重要的大型煤炭企業,從戰略層面,探索并深化信息化績效和管理水平的精益管理模式和方法,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的信息化運行監管和效能監察,已非常重要。
企業信息化考評體系的有效實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企業需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評制度體系來保障。
(2)企業需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來組織考評,形成統一的、全面的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
(3)考評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反映企業信息化現狀,數據采集要真實準確。
(4)評價辦法公開,評價過程透明,評價結果公正。
所謂林業企業信息化是林業企業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提高效益和發展能力,應用信息技術,再造企業的變革過程,是信息技術從一般業務應用向業務核心滲透的過程,是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轉變的過程,是林業企業在基礎設施、技術應用、結構調整、資源拓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向信息化轉變的過程,也是提高經濟主體活力,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能力,最終在國民經濟中實現林業企業的現代化轉變的過程。
林業企業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其建設過程中會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不斷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價和解決,可以認為林業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評價和完善的過程,因此,準確客觀地評價林業信息化必須依靠評價體系。
1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方法
1.1評價方法
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的評價主要采用標桿管理法。標桿管理是一個系統的、持續性的評估過程,通過不斷地將企業流程與居領先地位的企業相比較,以獲得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績效的信息。通俗地說,標桿管理就是一個確立具體先進榜樣,解剖其各個指標,不斷向其學習,發現并解決企業自身的問題,最終趕上和超過它的一個持續漸進的學習、變革和創新過程。在標桿管理實施過程中,首先要確立標桿,標桿分為標桿企業和標桿值兩種,其中標桿企業是指在同地區、同規模、相同發展階段情況下與其他同類企業相比,在信息化效益相關指標數據方面有典型特征意義的企業,作為標桿庫的成員,用來構造標桿值表。而標桿值是專家組根據一組標桿企業的信息化參數值綜合確定的。
在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中,這兩種標桿都要確立。標桿值的采用主要是設立參照基準,用于林業企業確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標桿企業的確立則是為被測企業提供對比參照,便于其將具體指標與之對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發現企業自身問題,為其今后信息化建設提供指導。
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標桿的確立應由林業主管部門主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以逐步改進測評精確度和不斷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整體進步。由于林業企業性質不同,地區間的不均衡,因此,應設立地區、行業兩級標桿,便于企業確定自身在本地區、本行業中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改進提高;同時應根據企業性質不同,按類型分別設置標桿,如設置營林型企業標桿和生產型企業標桿,便于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評價。
1.2水平評價步驟
評價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保證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
籌備階段:明確評價目的要求,選擇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綜合評價組。
準備階段:主要是收集有關資料、分析評價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并做出相應的評價預算。數據獲取方式的設計包括統計資料、問卷調查、普查數據、實測數據等方式。
數據收集階段;確定調查方法和調查群體,采集評價所需數據,對數據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
評價階段:按指標體系對數據進行計算評價,組織專家對權重予以確定、并對評價結果進行驗證。
總結階段:根據綜合評價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提交相應的綜合評價報告,指出不足之處和整改意見,并由有關部門公布評價結果。
2林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標桿管理實施過程中,不論是標桿的確立還是林業企業自身評測都需要一個指標體系。以提供評測的具體參數標準,因此必須建立一套指標體系。由于信息化過程涉及諸多方面。所以需要根據林業企業的特點,從不同的側面和層次建立一套指標體系.對信息化發展進行客觀的定量評價,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對策.以確保信息化目標的實現。同時.林業企業信息化評價體系也是一個建設指導的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一方面對其實施全過程進行全面的評價,使企業了解其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和水平。并與企業的既定目標對比,發現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差距,為下一階段的建設確定方向和目標;另一方面.總結經驗和教訓.并結合新情況,根據企業的新目標和新業務對信息化建設進行相應的調整。
2002年10月9日,信息產業部出臺了《企業信息化基本指標構成方案(試行)》,為我國企業對自身信息化水平評價提供了標準。但該標準是一套通用型信息化水平評價的方案,不完全適用于林業行業,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適用于林業信息化評價的指標體系。
建立林業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必須以信息化的基本規律和林業自身特點和規律為基礎,關注信息化要素的特點及其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確定評價信息系統狀態的指標集合。這種指標集合是相關指標的有機組合,可對復雜系統進行多指標綜合評價。
2. 1建立指標體系的原則
①科學性原則:必須以信息經濟學理論和統計學理論為依據,結合林業企業的特點,借鑒已公布的國家信息化指標和國際上比較通用的信息化測度的理論和方法,如波拉特方法和信息指數化方法,提出林業企業信息化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②客觀性原則:由于評價的結果將直接影響著決策,因此需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其中定量分析是準確評價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的關鍵。
③差異性原則由于林業企業具有與其他行業企業不同的特點,而且林業企業自身的規模、性質也各不相同.導致了信息、化目標和標準也各不相同.所以設汁評價指標時.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模式去衡量,尤其是指標權重的設定要有針對性,以反映出不同的情況。
④可操作性原則:即要求所選取的指標應該盡量與林業企業現有數據銜接,指標含義明確,便于數據采集。
⑤簡約性原則:即要盡量選取較少的指標反映較全面的情況,所選指標要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指標之間的邏輯關聯要強,但各指標間應保持相對獨立,不應有明顯的包容關系。
⑥前瞻性原則:所設計的指標體系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不僅可在時間上延續,而且可以在內容上拓展,以便于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過程進行連續評價。
⑦導向性原則:由于評價體系具有建設指導的意義,因此應能夠引導企業按信息技術發展方向開展信息化工作,以避免浪費、走彎路等現象的出現。
⑧動態性原則:林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就要求相應的指標體系也應具有動態性,以便準確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實際狀況。
2. 2林業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的構建
林業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分為定量評價指標和定性評價指標兩部分.其中定量評價指標主要對林業企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進行評價,定性評價指標則是對林業企業信息化所達到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分為2個層次,共6大類31個指標(見表1)。
3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綜合評價
由于林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中,存在定性指標,因此可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
3.1權重的確定
指標權重是對每個指標在整個體系中的相對重要性的數量表示。權重確定合理與否對綜合評價結果和評價質量將產生決定性影響。由于林業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比較龐大。因此可采用層次分析法(AHP)。
選取兩組相關領域的技術、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權威專家,其中一組專家根據各指標在林業企業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而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另外一組專家根據各指標在企業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對各指標按百分制進行賦值,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綜合兩組專家的意見,初步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組織專家研討會,最終確定各指標的權重。
3.2林業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計算
將各參數與標桿庫中對應參數比較,可以得到一系列標準得分,其計算公式為:
尸‘二V /S.,
式中:尸:—第i項指標標準化得分;
V—第i項參數統計得分;
S—標桿庫中對應參數標準值。
將計算出的標準得分加權處理,則可得到該企業的信息化指數,計算公式為:
S,二藝p:·W,
式中:5,—信息化指數;
尸:—第i項指標標準化得分;